有一种美食,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不论是数九寒天还是酷热三伏,人们永远对它充满热情,海峡两岸,长城内外,令无数中国人欲罢不能,它就是——火锅。
我们现代人吃火锅,讲究许多,食材、汤底、锅具、蘸料等等,百家争鸣,不同流派的火锅都有各自的说法,但是核心要素只有一个,就是“用锅烧水涮食物吃”,若一次定义,那么中国的火锅历史其实十分悠久。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秘一下中国古代的火锅是什么样子。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我们就已经出现了火锅的吃法,不过用的不是锅,而是“鼎”,准确的来说,是“火鼎”,而到了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内部分有格子的鼎,形似我们现在的九宫格火锅或者鸳鸯锅。
火鼎
到了宋代,火锅的样式更加先进了些,出现了可以控制火焰大小的“风炉”,并且开始食材也不再拘泥于清淡,兔肉开始出现在火锅里。宋人风雅,为这种吃法起名为“拨霞拱”,意思是说:汤锅沸腾如白雪,兔肉鲜红似晚霞。有盛赞诗句说到:“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
但其实真正奠定我们今天涮肉火锅的,其实是蒙古人。蒙古族人本身就爱吃羊肉,而他们经常在外行*打仗,炖羊肉很麻烦,所以他们便将羊肉薄切成片,在沸水中涮一下就可以使用,随着蒙古族进入中原,这种方便快捷的吃法也传入内地,逐渐得到了中原食客的认可,而且在北方更受欢迎,因为它不仅好吃,更可以取暖。
在清朝时,由于满族人是从东北关外来的,所以对热乎乎的火锅自然情有独钟,在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中,席面上都出现了火锅的身影,在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上,火锅更是成了主角,每桌必备。
至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掌柜买通了宫里的太监,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偷了出来,北方的火锅主派系这才得以在市面上流售。
铜锅涮肉
今天我们日常所见的火锅,北方的铜锅涮肉自不必多说,南方的川渝火锅也冠绝南派,中国人食用辣椒不过是近二三百年的事情,所以川渝火锅算得上是新兴火锅的代表,它诞生于长江沿岸的码头地带,具体地点有说重庆有说泸州,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早些年间的川渝火锅,基本都是码头力工们的方便饭食,食材上基本都是些毛肚、鸭肠的富人看不上眼的下水,由此可见,最开始的川渝火锅是真真正正的穷人食品,可是美食不问出身,大闸蟹最开始也是只有穷人才吃,可是现在谁能说吃大闸蟹的是穷人呢?
川渝火锅
火锅喜欢这一期内容的朋友们,请点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