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想吃四川的腊味了吗?
有制作腊味习俗的省份很多,但只有四川的腊味富含异香,这种香味来自生长在山野丛林中的新鲜柏树枝,以及水稻去壳后,那弃之一旁的稻糠之中。
柏树枝中的油脂经烈火炙烤之后,迅速逸散,此时遇上覆盖在树枝之上的稻糠,如同三伏天里吃上一勺冰淇淋,升腾的过程瞬间变得温柔,火焰变得微弱。
油脂中的芳香物质以缓慢而长效的方式,源源不断的附着在悬挂其上的肉类表面上。大约一日的时间,四川腊味的熏制即可完成。再经过一周左右的风干,腊味的全部风味就已形成。
这时甜蜜的选择来临,是先割两节香肠,还是煮一块腊肉来打牙祭呢?坦白来说,当季的香肠腊肉俱是佳物,但是,一个真正的四川好吃客会告诉你另外一种答案:还是腊排骨,腊猪脚更加过瘾啦!
腊味的定义不只是香肠和腊肉。但凡是猪身上的东西,无论排骨、猪脚、猪头、舌头、尾巴,猪心,还是猪大肠上的一层肠皮,尽可入瓮熏之,成为腊味。
香肠和腊肉是主角,但未免审美疲劳,其余内脏,量小有限,只能做下酒小菜。既能满足大口吃肉,又不是天天能吃到的,就只有腊排骨与腊猪脚了。
周末得空,取下珍藏的最后一块腊排骨,煮一锅腊排骨海带汤,告诉自己:冬天来了,该催爸妈上货了!
下面分享一下腊排骨海带汤的详细做法(这次是材料高配版,做法懒人版):
一.排骨预处理
主材腊排骨2斤,腊肉1斤。因为腊排骨比较精瘦,为了增加汤中油脂香气,加入一块肥瘦相间的腊肉在里面,算是奢侈的高配版吧。排骨腊肉洗净,加姜片整块下锅汆水后,剁成三厘米长左右肉块。
二.辅材准备
辅材主要为干海带、红小豆、姜蒜,以及四川泡青菜根和泡椒。干海带提前2小时泡发,红小豆提前1小时用温水泡发。
其中的精髓便是这碗四川泡菜了。离家外出的川娃子若是有机会吃上一口正宗四川泡菜,思乡的情绪大概会减少一大半。
泡菜在这道菜里最重要的重用就是开胃解腻,如果有东北的朋友看到,定然可以理解。不过话说回来,人类真是很奇怪的生物,在要求食物口感丰腴饱满的同时,还要求能够清新爽口。泡菜的加入,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炖制
炖制的过程就相对简单:姜蒜、泡菜泡椒、花椒粒放入油锅中爆香(本来还应该加干辣椒,但小孩不能吃,所以作罢),再倒入排骨和腊肉块翻炒,腊肉香味出来后,即可以加水(约2升),最后放入切块的海带和泡好的红小豆,加盐2小勺即可。高压锅开炖,定时18分钟。
一定注意盐要尽量少加,腊排骨腊肉和泡菜里面本来就含盐。
四.开吃啦!
出锅盛至碗中,撒上小葱,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化为食量。腊排骨经过盐腌烟熏,变得易于酥烂,而腊肉和泡菜,就像一对死敌,一个拼命要让汤液浓稠丰腴,一个誓死要让肉汁酸爽诱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大的得利者便是品尝它的食客了,一块排骨,一碗热汤,这是冬日里最能慰藉四川人心灵的食物了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四川好吃客给出的答案?在香肠、腊肉、腊排骨、腊猪脚,以及众多腊味之中,你的第一选择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