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物种日志烤乳猪东坡肉金华火腿古人的猪 [复制链接]

1#

近来,猪肉价格一路上涨,让不少人感慨:买猪肉堪比买*金,不敢奢求猪肉“自由”了!

猪,是我们最熟悉的家畜之一。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它伴随着我们从茹毛饮血的远古走向文明开化的现代。它不仅是餐桌上的常客,更是以肥胖温顺、憨态可掬的形象活跃在古典书籍、民俗工艺、雕塑绘画中。

其实,野猪是家猪的祖先,家猪是从野猪驯化而来的。而最早将野猪驯化的是中国人。

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许多古人的墓葬中,都不乏猪的遗骸,因为他们常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由此,葬猪或以猪做祭祀品就显得十分重要。

家祭时,陈豕于室,合家而祭,故“家”是宝盖下有个“豕”字,这乃是今天我们所用“家”字的由来。也有人解释为农耕社会居室之下养一猪。由此也说明猪在农耕时代的重要地位。

但在家猪被驯化的整个历史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究之处。

在新石器时代,因为驯化的时期较短,家猪在外形上与野猪没有多大的差别,大獠牙、膘肥体壮。

商、周时代,国人的养猪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阉过之后的猪体格更大,肉也更多。这个时期,猪是祭祀中的重要祭品,养猪业已经遍及各个家庭。

虽然在商周时期,家猪已经开始有猪舍,但是大部分家猪还是被放养的,战国时期的养猪技术继承了商周的特点,而猪作为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传,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甚至用猪来奖励生育,规定“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到了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因此从汉代起,猪的自由就被无情的剥夺了,猪已经彻底告别了放养模式,进入了狭窄的猪圈。

猪懒惰的气质可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的。

在唐代,猪同样是农耕民族的我们财富的象征,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开始出现了一些养殖户,唐朝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可以这么说,猪的驯化、饲养和选育技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创造发明之一,稳定地获取肉食资源,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也为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而人口增多,是社会复杂化的前提。可见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起源、社会的进步等等,都可以从饲养家猪的起源和发展中找到动力。

那么古人又是怎么将猪肉烹调为一道道的美味佳肴呢?

在南北朝时,贾思勰已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记载在《齐民要术》中了。他写道:“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贾思勰要是在现代一定是一位合格的美食评论家。

不过吃猪肉最出名的还要数宋代大文豪苏轼!

苏轼在吃肉上非常有讲究。据说他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百姓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亲切地称为“东坡肉”。有学者考证,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在*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而如今声名远播的金华火腿在古代就是一道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唐代开元年间编纂的《本草拾遗》中记载:“火腿,产金华者佳”;两宋时期,金华火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金华的知名特产;元朝时期,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将火腿的制作方法传至欧洲,成为欧洲火腿的起源;明朝时,金华火腿已成为金华乃至浙江著名的特产,并被列为贡品;清代时,金华火腿已外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地。

时至当下,古代发明的烤乳猪、东坡肉和金华火腿至今仍然是脍炙人口的美食。

现在,猪肉依然是我们最主要的肉类来源之一,我们谈及“肉”时,绝大多数指的是猪肉。但与古代不同的是,猪除了是餐桌上的常客,更肩负着多重身份,比如为人类的医疗事业身先士卒。

伴随着人类走过几千年的历史,家猪已经融入进中华民族的骨髓,它们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圆明园的猪首,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猪,代表了中国人民勤劳质朴、不好争论、为人勇敢、待人诚实的美好品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