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坐而论道一先弄清药材商品属性再种植 [复制链接]

1#

说实话,客观分析现在的中药材市场,几乎绝大部分身处一线市场前沿的朋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中药材生意越来越难做。制药企业对质量要求越来越严、80%以上的常用中药材都存在严重的供大于求、中间环节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税收和运输、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等等,不胜枚举,都是一些烦恼的事。

如此景象,很多人都悲观地认为:中药材市场已经进入漫长的寒冬。这是不争的事实。

近几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常用药材种植面积快速扩大,有的品种呈几倍的增长;原来一直依赖于采收野生资源的品种,被人工驯化后迅速转化为人工种植品种,例如白芨、*精、金铁锁、八角莲、珠子参、金果榄、竹节参、红芽大戟、马蹄香、广豆根、牛大力等。从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规律性说,人工驯化野生品种发展规模化种植是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必由之路,一些品种,例如重楼、白芨,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不发展人工种植,就难以根本缓解求大于供的矛盾,但是,一些品种,例如广豆根、*精、紫金龙、草乌等,却被资本逐利的难填欲壑裹挟着走上一条疯狂的道路,种植面积呈现几何级增长,前两年大跌价的草乌、紫金龙、一枝蒿、白芨等诸多品种,其之所以跌价,违背就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任何药材都有商品属性,都不能逾越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一旦形成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局面,无论是给神仙还是给草根吃的药都会“落水的凤凰不如鸡”。

因此,在选择种植品种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哪些品种是大宗药材、哪些是常用品种、哪些是小冷品种?每年需求量大概多少?一般的原则是,宁可选择大宗药材和常用品种,也不要选择小冷品种。在目前全国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几千种中药材品种中,大部分是小冷品种,也就是年需求在二、三百吨以内的品种,小冷品种往往通过几年的种植发展就能实现市场饱和,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造成供求失衡,后果就是惨不忍睹地大跌价,甚至血本无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