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践行央企使命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交投资 [复制链接]

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区域内三省一市41座城市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也为城市群的新一轮发展指明有力路径。要实现“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是两大关键,核心在于以合作寻求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价值。

面对这道新的时代考题,中交投资有限公司以其一以贯之、始终践行的发展理念给出铿锵回应:创造价值、合作共赢。

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创造价值链,深入开展与各级*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成立至今,中交投资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中国交建决策部署,在“五商中交”(即全球知名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海洋重工与港机装备制造集成商)战略指引下,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为领先的交通综合投资商、一流的城市综合服务商、央企产融结合的示范者。

每当太阳升起,城际线被涂上金色的时刻,印着“中国交建”标志的一座座塔吊,分外夺目。

温州高铁新城城市客厅效果图

使命:勇担探路者和主力*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是世界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独资设立的重要投资平台。年4月,作为首家建筑类央企投资平台,中交投资应运而生。经过十三年的发展,目前注册资本金达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超千亿元,在各建筑类央企投资公司中位居前列。

中交投资秉承“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创新经营,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依托母公司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采取了BT、BOT/BOO、BOT+EPC、股权并购、PPP等多种投资模式,涉足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开发、房地产、金融等多个业务领域,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迄今已成功投资了汕头东海岸新城、南京扬子江隧道、南京江北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重庆中交丽景、厦门和美新城、贵州贵瓮高速、贵阳龙洞堡机场配套基础设施、张家口“未来之城”、温州高铁新城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年底,中交投资累计签订投资项目超过90个、投资合同额约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超亿元;总资产超亿元,净资产超过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约亿元。年、年、年连续3年利润总额突破30亿元。

深耕主业,主动求变,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开发新的业态、推动转型升级,是中交投资成功建立起“人有我优”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杭州余杭高架项目

十三年间,中交投资完成从探路者到领路者身份的转变。中国交建董事长刘起涛曾对此评价说,中交投资堪称中国交建投资业务的“探路者、试验田、排头兵”。

中国交建*委常委、副总裁,中交投资*委书记、董事长李茂惠提出:“在制度、理念、技术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发展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因此,中交投资管理创新的脚步从未歇止。

在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交投资致力成为“*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分担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者”。这“三者”,正是中国交建所提出的“五商中交”战略的实施路径之一,也是中交投资主动服务地方*府的战略转变。

过去十三年里,中交投资一直紧跟国家*策方向。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中交投资积极推行投资区域聚焦战略,优先布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京津冀等区域,优先布局一二线城市,重点发力南京、重庆、武汉、成都、厦门等区域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已成功实施规模投资的好区域,不断提高投资资源集中度,努力在核心区域形成更大的投资布局、效益和影响力。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交投资自然不会缺席。

布局:紧抓长三角发展机遇

占中国经济总量1/4,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块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从此承载起非同寻常的国家使命。

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规划目标,到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自此,长三角一体化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近年来,中交投资发挥自身全产业链优势,加速在长三角区域“交通+城市”的全面布局,促进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在基础设施投资、城市综合开发、水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功的建设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业态模式——

在杭州,采用PPP模式实施的杭州余杭区崇贤至老余杭连接线(高架)工程PPP项目,是贯穿余杭东西向经济走廊的一条快速通道,是该区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号工程”。作为杭州市“三环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杭州亚运会的配套设施项目。

温州高铁新城空中连廊项目

在温州,中交投资以“投资+运营”模式参与长三角“南大门”建设,总投资约亿元、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的温州高铁新城产城融合PPP项目正加速推进。作为温州目前最大的城镇综合开发PPP项目和温州城建史上首个全域开发项目,中交投资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导向,聚资源、搭平台、建生态,全力将其打造为智慧枢纽型高端服务业生态区,对辐射及带动整个浙江市场、奠定和提升在全国片区开发引领示范效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湖州,中交投资展示其在综合治理领域的央企智慧。总投资超20亿元的湖州市南浔区“百漾千河”综合治理PPP项目,改变了当地长期以来单一靠*府投入为主的水利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是解决水利项目落地难问题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资金力量,实现*府、社会资本和公众共赢。

在南京,中交投资深耕区域市场,打造南京海峡两岸科工园。项目属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规划面积13.36平方公里,包含11个功能分区,总投资约亿元,融合先进科技、高端产业、优美生态、深厚文化、便捷商务、品质生活,是一座新兴现代科技园区。在园区投资初期,通过土地一二级联动,中交投资还开发了商业住宅中交锦兰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7.8万平方米。依托中交投资南京项目,不断深耕区域市场,截至目前已在南京共开发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超亿元。

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东扩融合发展基础设施PPP项目

在常州,中交投资积极投资天宁经济开发区东扩融合发展区综合PPP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项目内容涵盖市*道路建设、拆迁安置、环境改造、综合管廊及水利设施建设等,全面提升常州市天宁区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频频落子长三角,富有洞察力的中交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生态环保等领域展现大手笔。李茂惠提出,要为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交智慧和中交力量,目标是成为深耕长三角的央企标杆,希望在当地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合作,实现*企合作共赢。

赋能:与城市群发展同频共振

一体化最终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创新、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共同推进,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这一全领域的发展理念与公司长期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契合的。”中交投资*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奉祥表示,十多年来,中交投资把“企业与城市共同发展”理念贯彻始终,“保持与地方*府同心同向,深度参与区域发展,借助自身经验和优质服务,共同提升城市的区位价值。”今年3月24日,中国交建在年投资工作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坚守价值投资理念,准确把握好“三融三强三优”的投资策略,明晰传统主业和新兴产业的实施路径,重点要加大在智能化、智慧化、生态绿色等方面的布局,加强开放合作,模式创新,促进投资业务转型升级。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已成为中交投资战略布局的主战场和创造价值的主力*。其进*城市的发展历程,不仅在区域布局上选择有战略意义、价值空间、投资潜力的城市,更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