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僻的大山深处的孩子,尽管生活环境艰难,教育资源匮乏,但他们仍然用自己的执着和拼搏改变命运。而高考,就是他们与美好生活的一道分水岭,于是拼尽全力也得跨过去,他们就是令人佩服的寒门贵子。
而现在要讲述的云南寒门学子崔庆涛,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当天,他还在工地上搅拌砂浆。
每天买一根火腿肠炒饭吃,持续三年
崔庆涛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那是距离县城将近一个小时车程的小村子。家境贫困,连房屋都十分简陋,崔庆涛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里的土墙倒塌,差点将他给活埋了。
从那时起,刚读小学的崔庆涛便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改变家里的境况。
虽然家里经济困难,父亲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父亲明白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在崔庆涛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到另外一个村子上学,而且还在学校旁边给孩子租了间石棉瓦房。
但父母得去嵩明打工赚钱,没办法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还不满十岁的崔庆涛只能独自一个人生活。那时他已经会炒饭洗衣服了,为了省钱,他常常到小卖部买五毛一根的火腿肠炒饭吃。这样的伙食,从三年级一直持续到六年级。
3点起床,帮父母撒鸡粪和背化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崔庆涛一直很懂事,知道父母赚钱很辛苦,所以只要是假期,他和弟弟就会跟着父母,夜里3点起床,在大棚里撒鸡粪。有时候,崔庆涛还会帮忙背化肥,一包大概50市斤。
母亲许树兰怕孩子太辛苦,不让他们跟着去,然而崔庆涛和弟弟总说作业写完了或者没有作业,等到回家后,便拿着电筒在被窝里写,这让许树兰既感动又心酸。
尽管如此,崔庆涛的学习,也不用父母担心,成绩始终优异。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像我们这一类人最好的出路”,这句话让崔庆涛有很深的触动,也是他学习路上的不懈动力。
度的近视,不愿父母破费买眼镜
崔庆涛上高二时,父亲由于肾结石引发肾绞痛,以为是不治之症,便花了六百块给儿子配了一副眼镜,还带儿子吃了一顿几百块的羊肉,作为对孩子的补偿。那时候,崔庆涛不知道情况,只是觉得太奢侈了,还跟父亲产生了争执。
后来,崔庆涛才从母亲那得知了真相。不过,父亲的病痛缓解了,配好的眼镜却意外摔碎,这让崔庆涛倍感内疚,为了不让父母再破费,他选择不戴眼镜。
高考结束后,崔庆涛便到建筑工地帮父母干活,每天超过十多个小时。
年7月22日,崔庆涛正在搅拌砂浆,一辆邮*车驶入工地,给他送来了录取通知书,原来他以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新闻和传播专业录取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崔庆涛担心学费问题,但北大的老师很快联系他,减免了部分学费。而且,他还拒绝了许多热心人和爱心企业的资助。
“其实社会上给的帮助已经够多,更重要的是靠我们自己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