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坐落在平邑天宝山区龙顶山上的九间棚村,共有50户,不到口人。这里山势险峻,土地贫瘠,用电难,吃水难,行路更难。这种状况严重束缚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改革大潮下的沂蒙新农村
年,年仅30岁的刘加坤担任村支部书记后,立志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他首先把自己准备盖房用的元钱拿出来作为架电资金,村民们纷纷响应,很快凑齐了所需用款。他们人拉肩扛,将一根根水泥线杆抬上山顶,架通了米的高压线路,使龙顶山上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随后,人们又打响了劈山修路的战斗。经过5个月苦战,他们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曲曲弯弯的公路,从而把九间村和山下山外的世界连在了一起。他们还建起了扬水站和长达7华里的石砌渠,以及10个蓄水池,彻底改变了天旱缺水的状况。村里的9名共产*员为改变山村的贫穷面貌,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被群众誉为“九柱擎天”。昔日石棚草舍的九间棚村,如今青山绿水,路、电畅通,瓦房成片,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崭新景象。九间棚人的业绩被拍成故事影片《沂蒙山人》,广为传颂。
▲沂蒙山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沂蒙山区的乡镇企业也象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并日益成为本地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年以前,当时的临沂地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38万余人,总产值还不到4亿元;*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原临沂地区的乡镇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平均年增长率达30%。到年底,全地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就已达万多人,总产值高达.7亿元,实现利税38亿元。
在发展乡镇企业的道路上,原县级临沂市罗庄镇是沂蒙人民的骄傲。这个昔日破旧不堪的鲁南小镇,自年以后,轻纺、建材、矿产、化工等企业飞速发展,全镇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1亿多元的幅度递增,年达到7亿多元,人均收入多元,提前步入小康生活水平。这以后,罗庄镇深化改革,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年,全镇仅乡镇和村办企业的生产总值就达到28亿多元。现在,罗庄镇现代化生产的工厂林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大道上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
其中,著名劳动模范王廷江带领沈泉庄全体村民办起了20多个大中型现代化企业,年创利税0多万元,村民全部住进了豪华舒适的楼房。罗庄镇的成就引起了全国的注目,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罗庄人的成就名冠齐鲁大地,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赢得了“山东第一镇”的盛誉。此外,莒南县大店镇的模具业在90年代初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全镇兴办大小模具厂达余家,其陶瓷模具年产量和出口量曾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成为中国模具第一镇。兰山区半程镇的金锣企业集团公司生产的火腿肠,以上乘的质量畅销国内外,年实现产值33亿元,利税2亿多元,名列全国同行业榜首。
▲沂蒙山电影的剧照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沂蒙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年,当时的临沂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即达到多元,农村居民存款余额达24亿元。到年,沂蒙山区在全国的革命老区当中,第一个实现了户户通电;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首次达到了元。这样,经过艰苦努力的沂蒙人民终于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中,第一个实现了整体脱贫,率先走出了贫困的泥沼。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又达到了元。
欣欣向荣的工商、交通事业
沂蒙山区工业基础极差。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地区仅有19家设备简陋、工艺原始的小工厂。然而,沂蒙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使全地区的工业从小到大,有了较大发展。年,原临沂地区工业企业达到0多个,工业产值8亿多元。改革开放以来,原临沂地区的工业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到年底,全地区已形成了以建材、机械、食品等为主的15个工业部门、多个行业的工业体系,多种产品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其中获国家银质奖5个。
到年底,临沂市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已达62家;一批大型明星企业脱颖而出,山东兰陵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锣企业集团、山东红日化工集团公司、沂州水泥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临沂工程企业集团等闻名全国。其中,沂南声乐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鞋王”之一;历史悠久的山东兰陵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扩大经营规模,已成为中国家最大现代化的工业企业之一和中国十大酿酒企业之一。
▲山东兰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交通事业的发展。过去,沂蒙山区“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严重限制了经济的振兴。几十年来,经过沂蒙人民的不懈努力,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由建国初期的公里,发展到年的公里,县、乡、村相连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公路密度早在年就已跃居山东省17个地市的第4位。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公里。
其中,纵贯我市的京沪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年底,纵贯今临沂市5县区的兖(州)石(白港)铁路建成通车,古老的沂蒙山区从此结束了没有火车的历史。年底,临沂飞机场建成通航,沂蒙人民也可以直接从自己的机场乘坐飞机,飞向祖国的天南海北,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沂蒙山区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昔日,沂蒙山区只有走村串户的担货郎;而今,在各乡镇已建起了多处商品交易市场,一幢幢商业大厦拔地而起。到年,原临沂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就已经年的15亿元猛增到62亿多元。年,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增长到亿元,年,又增加到亿多元。
▲临沂机场原县级临沂市大力兴办各类批发市场,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规模宏大的商品批发城,成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商品交易中心,年成交额达多亿元,雄踞山东省批发市场之首,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场”第2位。原县级临沂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也由此得到高速增长,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一。
沂蒙山区经济事业的飞速发展,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好评。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临沂视察之后,欣然勉励“事在人为,后来居上”。
蓬勃发展的教育、文化事业
沂蒙山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文化事业的落后。新中国建立前,这里仅有中专师范3所,在校学生多人;小学余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只占适龄入学率的1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沂蒙山区的教育事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是“黑屋子,土台子,里面挤着泥孩子”,处于严重落后的状态。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沂蒙的教育事业在调整、改革中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为了彻底改变学校破烂不堪的面貌,沂蒙人民再一次表现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他们纷纷倾囊捐资助学,有的农村老大娘甚至连换油盐的鸡蛋也捐献了出来…全区人民先后为改造农村中小学校捐资数亿元。经过10年的努力,沂蒙山区的农村、城镇呈现出“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新貌。到年底,当时的临沂地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已达多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4所,中专14所,技校19所,普通中学所,职业中学38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99.4%,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到年6月,临沂市又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了教育“双基”达标。
▲沂蒙山区与此同时,沂蒙的科技、文化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仅就有项重要科技成果问世,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30项,填补国内空白的8项。年,我市又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12个县区均被评为科技先进县。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有8项;国内领先水平的有项;国内先进水平的有24项。文艺工作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出了一大批内容健康、风格清新,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总结
沂蒙山区的古代史,是一部文化灿烂、光彩夺目的历史;沂蒙山区的近现代史,是一部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革命和创业的历史。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形的“立场坚定,爱*爱*,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日月同辉,永远激励着沂蒙山的后人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去书写更加壮丽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