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与物联
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来看,硬件智能化主要指两个方面:可编程和可联。可编程指的是赋予硬件设备软件编程接口,硬件使用者(产品开发者或用户自身)可根据需求编程定制所需功能;可联是指设备可通过有线接入、无线接入等方式接入局域或互联,与应用、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通过集成数据和集中化控制实现智能化服务。智能硬件的可编程特性实现了服务的定制,能够满足复杂的用户需求;智能硬件的可联特性实现了互联服务的加载,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
自智能硬件概念产生以来,国内外各企业单位都积极跟进,并形成相应的产业联盟,以便在产业和技术层面寻求互补,寻求快速突破,争取在智能硬件领域占据市场先机。
2013年底,高通、思科等企业成立AllSeen联盟,作为一个非营利性联盟,致力于以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和技术社区支持的开源、通用开发框架,来推动和支持物联产品、系统和服务的广泛应用。
2014年6月,苹果推出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及其联盟,主要针对智能家居领域智能设备开发,并开放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继耗资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企业Nest之后,谷歌于2014年7月又联合三星、ARM、飞思卡尔等成立了Thread联盟。Thread设备使用的将是状络连接方式,而不是通过中心络的单一节点来连接设备。这种连接方式能够给设备带来更大的连接范围和更可靠的连接效果,避免出现单点故障的情况。该联盟正在着力将运用现有Thread技术的设备尽快推向市场。
2014年8月,英特尔宣布联手科技伙伴三星、博通、戴尔等创立开放互联联盟(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简称OIC),致力于强化亿万物联设备的互联需求,从而确保智能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与协同工作。在产业标准技术的基础上,OIC的宗旨是定义一个通用的通信框架,从而实现个人计算与新兴物联设备产生的信息流的无线互联和智能管理,它适用于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系统以及不同络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2014年10月,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由21家单位发起成立,首任理事长单位为京东,副理事长单位包括小米、乐视、百度、海尔、奇虎、ARM、清华、北大等。21家单位覆盖芯片设计、工业设计、软件、互联和大数据、硬件、电商、检测认证等各个产业链环节。产业联盟将协同促进并重点解决技术标准等难题。
当前的智能硬件行业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由于智能硬件创业门槛较高,因此,各企业纷纷结成产业联盟,以求优势互补,谋求突破;另一方面,智能硬件产品种类多、技术多样化,标准不统一,各联盟均致力于建立能够兼容更多智能设备的硬件管理服务平台,以求吸引更多的设备和服务加入。
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首要问题是解决统一的标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将硬件设计、通信协议、服务接口等进行规范化,以减少重复开发等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在标准难以统一的领域,需要寻求应用层解决方案,通过服务的统一化接入,屏蔽智能设备在硬件层面的异构性,使服务与设备解耦和,从而更大程度上整合资源,提供高质量服务。
针对以上两方面情况和内容,其实质是解决异构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智能硬件作为物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临的问题与物联整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相似,因此,通过物联入口--物联标识--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服务、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智能硬件在产业巨头的带动下,将迎来一个发展高峰期,各企业和联盟将不遗余力地解决其中涉及的技术问题,把握其中的根本和关键,从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是基础和前提,必须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