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各地各单位攻坚清单汉江网视
TUhjnbcbe - 2024/6/25 16:08:0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襄阳市委、襄阳市政府以“攻坚克难、决战决胜”为主题,在全市开展“攻坚年”活动,年初12个县(市)区、开发区和78个市直部门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制定年度“攻坚清单”,并在媒体进行了公示。

一年来,各地各单位对照“攻坚清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决战的姿态、过硬的作风,对账销号、硬账硬结,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解决了一批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气场,为全市疫情防控、疫后重振和“一极两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作风保障。

为切实保障攻坚实效,推动形成工作闭环,现对各地各单位“攻坚清单”完成情况进行收集汇总,编印成册,以供各地各单位互相借鉴监督,对标找差、查漏补缺,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现实。

各地各单位年“攻坚清单”完成情况

1.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1)打好转型发展升级战: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亿元,在襄阳市项目拉练中连续两次名列第一;中郡所发布全国百强榜单,枣阳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升至第86位,前进2位。(2)打好全面小康决胜战:精准实施产业、教育、健康扶贫等攻坚举措,脱贫任务全面完成、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枣阳市在年至年上半年全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位列56个非贫困县(市)区第一名。(3)打好城乡统筹阵地战:分步实施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三年计划”,年度个村和年度个村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建成七方镇、琚湾镇等6个镇“四好农村路”55公里;在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中,位列各县(市)区第一名。(4)打好民生改善持久战:投资6.5亿元的汉十高铁站前广场于年9月1日投入使用,公铁换乘中心主体工程于年12月1日完成;浕水大桥及附属工程完工,并于年12月23日通车;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刘桥分水口应急工程于年6月6日竣工。

2.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1)攻坚项目建设:新开工项目61个,新投产项目43个,总投资亿元。(2)攻坚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个,合同投资总额.8亿元。(3)攻坚交通建设:国道小河段大修、农村公路公里提档升级已完成;雅口航运枢纽工程完成总投资的84%,其中库区征迁复建工程完成80%;汉江二桥正有序施工,完成总投资的58%;已完成城区14条破损道路及地下管网综合改造工程。(4)攻坚民生改善:化解了14件信访积案,其中襄阳市交办的2件已全部化解,宜城市梳理的13件已化解12件;全年信访总量批人次,同比下降31%和36.6%;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天,优良率为85.2%;加强社区治理,新成立党支部多个,分类组建业委会、物管会、自管会个,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创建3个善治镇、60个善治村(社区)、60个善治小区。(5)攻坚精准扶贫:2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所有贫困户脱贫退出,所有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全部消除致贫返贫风险。(6)攻坚乡村振兴:个村(社区)村庄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年度和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共个美丽乡村建设和个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

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1)实施粮食安全工程:实现了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稳”,粮食总产预计达到89万斤。(2)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投入2.5亿元,补齐美丽乡村基础公共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完成13个示范村、49个整治村的建设任务。(3)奋力冲刺工业目标:工业产值增长0.2%,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4.7%,其中技改投资同比下降17.2%,新进规企业14家。(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全部实现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实施扶贫项目个,统筹整合涉农资金.74万元,投入产业扶贫资金.万元;全县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的比例高达%,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的比例95.6%,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户数占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总户数(户)的%。(5)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新建改建二级公路31.3公里建设任务;完成县乡道改造60公里;村道提档升级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8座、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6)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投资万元完成三里桥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项目,已正式投入试运行。(7)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按照“依法查处”和“查办分离”原则,已办理凤凰世家小区首次不动产登记套,受理4户转移登记,对其他符合办理条件的业主缴税后,可立即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4.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高质量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务工就业、消费扶贫、扶贫项目建设、产业扶贫等相关政策全部落实。(2)推动企业达产达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3%;实施技改项目20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9%;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支持企业发展,扎实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扶持企业应急过桥资金4.15亿元、减免税费2.4亿元、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8万元。

(3)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全县特色产业总面积达90.1万亩,新发展家庭农场52家、合作社74家。

(4)推进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全县11个乡镇分别打造了1个乡村振兴综合试点示范村,11个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全部完成并确定了“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稳定在5万元以上。

5.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个,投资总额同比增长24.2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6.26%;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6个。

(2)全域推进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巩固发展了年11个示范村、43个整治村建设成果,做好省成效评价迎检工作;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3个、整治村46个(省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审批示范村12个、整治村44个),与第二批个“两基”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村统筹结合,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3)完成脱贫销号任务:实现户人脱贫(动态调整数据),37个贫困村出列,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县脱贫人口及收入不稳定的脱贫户、边缘户已购买防贫保险。

(4)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庙滩镇小学综合教学楼已经建成,新增学位个;石花镇凉水井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个。

(5)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示范1个(颐馨养老服务公司在城关镇肖家营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供养机构谷城颐瑞园养老服务中心于年9月开业,床位增至张;农村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机构冷集镇农村福利院二分院、石花镇农村福利院已建设完成,全县新增养老床位张。

6.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

(1)打好“三大攻坚战”:剩余5户14人全部脱贫;城南截污纳管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程已试运行;汉江绿心公园建设有序推进;非法集资陈案清零,连续三年无新增案件。

(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签约项目65个,新增规上企业21家,完成产值.1亿元。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10个示范村主题和64个整治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李家染坊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北旅游名村”,10个轻工产业园入驻企业32家。

(4)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年12月荣获“湖北省文明城市”称号。

(5)加强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投资2.83亿元建设卫生领域补短板项目,医院建设,推进2家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完成20家村卫生室建设。

(6)加强党的建设:45个党群服务中心主体建设全部完工;全市性会议数量比年精简6%;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率97.6%。

7.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1)加快农业发展:完成7.8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速3.2%,增加值增速3.1%。

(2)积极推进重点工业项目: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

(3)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引进世界强、中国强及上市企业5个;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际到位资金.13亿元。

(4)实现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完成城市绿化建设20.3万平方米;改造23个老旧小区;建成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个。

(5)超额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累计完成农户厕所127座、农村公厕座、乡镇公厕75座、城市公厕座、交通厕所3座、旅游厕所17座。

8.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

(1)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了73个重点项目的建设目标,9个项目顺利投产,42个在建项目全面提速,22个项目按时序推进;年度实际完成投资58.48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

(2)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姚庵、肖冲等5个省级示范村、19个省定整治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市级达标验收,新建、提档升级农村道路96公里,完成改建户厕座、公厕座;投入0万元开展国道、省道和省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拆除乱搭建筑平方米,安装路灯盏,新建绿化带平方米,汉江两岸造林1.17万亩。

(3)发起棚改征迁总攻:全年共签约户,拆除房屋户,攻克长年滞迁堵点7个,征迁量相比去年翻番;实现21个地块清零,腾出净地亩;汉江水畔、凤凰家园等5个还建项目竣工交付,庞南佳园、钱营等3个还建项目加快建设,0多户征迁群众喜迁新居。

(4)推进美丽城区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5个、背街小巷改造19条;新建口袋公园、改造景观节点8处,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建成环岘山绿道15公里;整改文明创建问题点位个,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9.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1)在党建引领上攻坚:全区4个小区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创新“三哨动员”体系,引导居民群众参与议事决策余次,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余件,形成了“三方联动、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2)在转型提能上攻坚:伟光汇通一期征迁工作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已封顶;襄阳道还建房项目已发布征迁公告;王府井项目已有70亩地块达净地条件;超额完成新增用地批复面积,全年获省政府用地批复总面积65.9公顷(.69亩);味都健康食品产业园3号和4号厂房主体已完工,引进万禾源奶业等农业加工企业10余家。

(3)在改善民生上攻坚:襄阳天下项目已交房套,还房率93.3%,商业开发部分已基本完工进入验收阶段;襄阳新天地项目3至6号楼还建房已交房套,还房率77%,1号楼、2号楼还建房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及配套建设;昊天广场项目A、B地块还建房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及配套建设。

(4)在城市建设上攻坚:改造提质老旧小区个,打造精品小区9个,综合整治20条背街小巷,拆墙透绿主次干道点位50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5)在乡村振兴上攻坚:累计完成公里农村道路建设,其中全长50.7公里的樊城一号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车;高标准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完成整治村11个,建设区级美丽乡村重点村16个;加速补齐农村“两基”短板,改建户厕座、公厕座;樊城区被评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太平店镇被国家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乡镇”,牛首镇花园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太平店镇金牛村入选“湖北省第五批宜居村庄”。

10.湖北省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攻坚全年目标任务:名科级以上干部驻企办公,解决问题项,落实减税降费9.2亿元,兑现惠企政策10.5亿元;预计全年实现GDP亿元,约占全市1/4;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一半左右。

(2)攻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新增“四上”企业5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培育瞪羚企业25家、潜在瞪羚企业19家;引进专家团队37个、高层次人才名;自贸区改革步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指数在第三批15个片区中连续三年排名前三。

(3)攻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签约项目个,总投资.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亿元;24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新开工产业项目54个,总投资.6亿元;新投产产业项目50个,总投资.6亿元。

(4)攻坚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对25件重点历史遗留问题实行党工委领导包保,定期研判、逐步攻坚。持续开展刀刃向内找问题活动,收集企业反映问题项,已办结88项,正在办理13项。

(5)攻坚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对60个村(社区)和49个老旧小区实行包保,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污水截流、破损路面修复等7项重点攻坚工作稳步推进。

11.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经开区)

(1)攻招商引资之坚:签订正式合同项目48个,合同项目投资额.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实际投资额.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

(2)攻征迁安置之坚:建立签约腾房奖惩机制,全年共征迁户,占比%,超额完成华侨城、博览城等项目土地征迁工作。

(3)攻人居环境整治之坚: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制度,把环境整治痛点、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高标准完成了崔胡、覃湾2个示范村和庄冲、淳河、付寨、汤畈、唐冲、张咀、秦咀、打伙8个整治村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4)攻基础建设之坚:按照“应修尽修,应通尽通”原则维修破损路、打通断头路、新建通户路,全年新建改建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3公里。

12.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1)攻重点项目之坚:全力配合东西轴线鱼梁洲段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的75%;中央生态公园项目稳步推进,形象进度达40%;小岛湿地花海完成人工湖开挖、土方回填、土地整理及土壤改良工作,种植各类乔木棵,完成1.7万平方米停车场建设,汉水文化广场片区完成援襄医疗队纪念林建设,铺设草坪4万平方米,完成13片足球训练场建设。

(2)攻民生改善之坚:民生实事逐项落实,完成起步区排水管网工程、3座城市公厕建设、社区文化大舞台改造,全年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30场次;围绕“五清”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全年拆除违法建筑和乱搭乱建处3万余平方米,清理旱厕47处,清理各类积存垃圾吨,清理污水池余平方米;完成道路交通信号建设和“雪亮工程”建设年度任务,建成A类探头个、B类探头个。

13.襄阳市委办公室

(1)攻模范机关之坚,牢固树立“有排名的争第一、有考核的争优秀、业务工作出经验”的工作导向;获评全省信息工作突出单位;党内法规报备及时率、合法合规率达到%,走在全省前列;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2)攻优质服务之坚,充分发挥“统筹、把关、兜底”三大职能,聚焦“三服务”工作,全力保障市委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成功举办;以系列调研成果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强化督查工作效能,有力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落细。

(3)攻干部提能之坚,创新制定“四步一专题”学习模式,打造周四“干部大讲堂”机关学习品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查纠避”、PDCA看板管理,推动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市委办公室公务员“四季考评、动态管理”考核工作方案》,提升干部综合能力考核精准度。

(4)攻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坚,制定市委发文、会议(活动)、督查年度计划,市级层面发文、全市性会议、督查检查考核同比分别减少25.3%、22.4%、35.7%。

14.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1)《襄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已由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并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

(2)持之以恒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均提前完成省定考核目标56μg/m3、70%。

(3)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00多人次,查处野生动物保护案件85起。

15.市政府办公室(1)加强政治建设,全体机关干部争当“三个表率”,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政治鉴别力、判断力、执行力有较大提升。(2)夯实能力基础,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干部公文写作、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办落实等能力素质有较大提升,办文办事办会质效大幅提升。(3)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形成有布置、有落实、有督促、有检查、有结果的工作闭环;为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6.市政协办公室(1)坚持“双向发力”,开展12次专题调研、8次专题协商,提交报告74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篇。(2)开展“协商在一线”,组织35次活动,为8家企业争取政策性贷款0万元,解决了16个社区反映的31个群众生活居住难题。(3)聚焦提质增效,“一委一品”建设特色更鲜明,一批提案得到有效办理落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篇,其中市领导批示78篇。

17.市纪委监委

年,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市委“攻坚年”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和在攻坚克难、决战决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推动全市“攻坚年”活动取得实效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件,处分人。其中,查处县级干部46人、科级干部人、“一把手”45人,留置64人,移送司法机关65人。

18.市委组织部(1)深化“三安行动”,举办“三安行动”专场招聘会场,扶持多名党员就业创业。(2)在全市15个省级以上园区建立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对每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补贴3万元。(3)出台《襄阳市市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将本科生纳入人才公寓保障范围,“青隽城”青年人才公寓已于年9月开工建设。

19.市委宣传部(1)扎实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民生导向,围绕“群众盼什么、创建就干什么”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广大市民文明创建满意率由年的95.96%上升到98.05%,创建为民、共建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2)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首批列入中宣部试点推进的6个县市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全部通过省级验收,襄州、襄城、樊城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进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目前均选址新建,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市级验收。

20.市委统战部

实施基层统战“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统战工作“基层建设年”活动,基层统战组织网络实现全覆盖,基层统战创新项目全域推进,全年共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实践创新基地个。

21.市委政法委(1)出台市域社会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工作指引和补短板强弱项十大重点工程方案,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和实施十大工程部署会,工作有序推进,我市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2)全面完成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环境建设和基层平台试应用培训,并与省平台对接将试行。(3)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全市累计打掉涉黑组织24个、涉恶犯罪集团18个、涉恶犯罪团伙个,破获刑事案件起,刑拘犯罪嫌疑人人,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26.45亿元。

22.市委政研室(1)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组织开展20多项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10余次,征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多条。(2)深入调查研究,10余篇成果转化为市委决策,市委政研室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承办的《领导参考》获“全国城市十佳党刊”称号。(3)奋力推进改革攻坚,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改革现场会在襄阳召开,医院改革、财智服务联盟、排污权交易改革等得到国务院和国家部委肯定。

23.市委外办(1)全年新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51份,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新申办量的31.68%,全省增量最高,超额完成目标。(2)在市民中心开设领事认证代办窗口,实现移动支付,领事认证服务实现网上申办。

24.市委编办(1)巩固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明确农业等5支综合执法队伍规格,将盐业专营执法纳入综合执法范围。(2)全面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优化公益类事业单位布局。(3)探索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8个涉改街道体制调整全部到位,新机制运行有序。

25.市委台办(1)积极开展台企纾困解难专项行动,争取涉台奖励资金75万元,协调化解我市26家台企反映的30个方面的问题,切实为台企发展降本提质增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持续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纪念园))提档升级,搜集赠送文史资料件及活动照片张;“共缅先烈共谋复兴”第二届鄂台师生中华文史教学交流活动被CCVT4《海峡两岸》栏目报道,国台办工作简报予以刊发。

26.市委直属机关工委(1)深化机关党组织四个专项整治,责令整改个机关党建考核中存在的问题。(2)紧盯机关党务干部提素增能,举办2期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十佳党务干部”事迹集中宣讲。(3)新选树2个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得到省委直属机关工委高度肯定。

27.市委巡察办

做深做实市委巡查工作“后半篇文章”,全年开展回访督查4次、“回头看”暨专项整治1次;召开销号审核会10次,审核问题个,销号个;协助市政府对28家单位下发《政务督查通报》,协助市纪委对42家单位下发督办函,推动十三届市委1-7轮巡察反馈的个问题整改到位3个,整改完成率98.95%。

28.市委老干部局(1)选派名退休干部到农村、企业、社区担任“党建指导员”,取得突出成效,成为全市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品牌。(2)市老年大学二期主体工程已封顶,办学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29.市委党校(1)不断推进教研融合,开发教学新专题15个(含案例教学1个)、现场教学7个,评选市级精品课5个。(2)提高科研成果层次,理论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共26篇,完成研究课题14项。

30.襄阳日报社(1)可视化全媒体采编调度指挥平台的项目申报、方案审核、财政评审等已完成;完成文教卫部流程再造试点,整合社属新媒体重点打造襄阳日报APP等平台。(2)收回原枣阳记者发行站被占房屋和南河度假村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1.市史志研究中心(1)《建党百年襄阳英模人物》《建党百年襄阳大事纪实》编撰任务已完成。(2)实行改版、扩容、精编、彩印措施,《襄阳史志》共刊发文章69篇约56万字,办刊质量受到省主管部门、市领导和兄弟市州肯定。

32.市档案馆(1)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库,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万幅加工任务。(2)指导协助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档案应收尽收,向社会征集疫情防控档案资料件(册)。

33.襄阳广播电视台(1)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统筹联动作用,对上新闻宣传创历史之最。(2)成立专班,清产核资,出台制度,对所属企业分类管理,考察学习苏州等地先进经验,立足实际做大做强所属企业。(3)坚持融媒策划,时政新闻实现“一次采集、多重生成、多元传播”,引导舆论,形成强大的新媒体传播矩阵。

34.市总工会(1)深入推进“八大群体”建会入会工作,截至年底,全市新增工会组织家,新发展工会会员人。(2)扎实推进“法院+工会”工作,截至年底,通过发挥全市22个市县两级法院和工会建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作用,共受理劳动争议调解案件件,结案件,达成调解协议件,涉及金额.3万元。

35.团市委(1)全年招募青年志愿者15.7万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余场。(2)“十二帮”筹集爱心资金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人;“双结双促”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和“微心愿”活动实现全覆盖;募集资金余万元,资助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3)“两新”组织团建实现“十项品牌、百个示范、千家覆盖”。

36.市妇联(1)新建“四新”领域示范妇女之家试点37个,命名市级示范“妇女之家”11个。(2)与27家社会组织签约,实施“向阳花”公益项目33个。

37.市科协(1)已新建1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家。(2)年1月27日中国科普研究所出具了《关于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湖北省调查结果说明》,公布了襄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11%,全省排名第二。

38.市工商联(1)在32个所属商协会全部建立党组织,1家商会被列为“两新”党建拉练示范单位。(2)新建外埠商会5个,行业协会2个,乡镇商会7个。(3)募集资金余万元,帮助全市个贫困人口人均增收0元;4家企业获全国、省表彰,40家商会和企业获市表彰。

39.市侨联

实地对标学习荆州市“侨之家”阵地建设经验,开展年度“三星级侨之家”拉练观摩暨考核评定工作,各县(市)区星级“侨之家”实体化活动阵地已完成。

40.市文联(1)组织创作抗疫文艺作品0余件,推出专题宣传余期,原创作品入选中宣部展播活动,在央视频等媒体推出。(2)完成《巾帼》《特战先锋》等八部网络作品创作,并在起点、火星等平台推出。

41.市社科联(1)强化咨政作用,发布《年度襄阳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指南》,取得重点课题11项、一般课题22项,转化理论成果6项。(2)创新社普工作,联合襄阳广播电视台制作“话说襄阳”节目26期,在线播出总时长分钟,向公众普及襄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成就等内容。

42.市残联(1)为3名残疾儿童开展机构康复训练,为名残疾儿童开展了手术、矫形鞋、助听器、轮椅辅具服务。(2)为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43.市红十字会(1)县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全部理顺,机构已单独设置、列入群团机关序列,印发“三定方案”。(2)超额完成应急救护培训任务,颁发合格证书本,普及五千多人次。

44.市中级人民法院(1)深化诉讼服务机制改革,提高群众司法满意度,探索构建多元化立案格局、多元化解纷机制,优化便民措施,强化诉权保障,加强法官监管,全市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得分稳居全省法院前列。(2)持续推进解决执行难工作,年全市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98.32%,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合格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涉黑恶刑事财产刑案件执结率96.97%,资产到位率99.86%。

45.市人民检察院(1)加大民营企业保护,对涉民营经济领域刑事案件件人均实现有案即办、专案专办、快审快结。(2)群众信访办理回复,对件群众信访件按要求七日内程序性回复、分流办理和三个月内办理进展或办理结果答复率均实现%。

46.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点个,总搬迁人,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实现了产业或就业全覆盖。(2)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3)制定印发了《襄阳市个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试行)》,编制完成《襄阳市信用联合奖惩对象清单和措施清单(年版)》,构建以信用为基础新型市场监管机制。(4)襄常高铁(襄荆段)项目已开工建设。

47.市教育局(1)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市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7所、义务教育学校20所;全面完成“双培养”工程和“三万”工程目标任务。(2)积极支持在襄高校建设发展,湖北文理学院新校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和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项目全部开工。(3)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共查处4起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处理处分7人,1人给予行政警告,2人记过,1人给予降低岗位等级,3人解聘,教师从业行为进一步规范,有偿补课得到有效遏制。

48.市科学技术局(1)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家。(2)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入孵企业家。(3)认真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全市完成技术交易额亿元。

49.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协调组建驻企专班个,解决企业个性问题0余个。(2)精准兑现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编制惠企政策清单,支持企业减税降费和兑现惠企资金超过60亿元,争取国家奖补资金近2亿元,兑现工业倍增政策资金1.74亿元。(3)统筹做好全市重点工业项目服务,加快推动全市个重点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进度,及时收集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各类困难问题近个。

50.市公安局(1)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起,打掉违法犯罪窝点、团伙个,及时止付、冻结资金11.45亿元;多渠道推送打击和防范电诈宣传类信息60余万条,在全社会营造反诈浓厚氛围,实现26起现行命案全破目标。(2)全面推广运行“湖北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交管23”网上平台,9类户籍业务、20余项“车驾管”服务实现网上办理和审批;家旅馆酒店启用电子身份证登记住宿功能,累计受理出入境办证服务2.3万余人次。

51.市民政局(1)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增各类养老床位张。(2)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全市建成个具有示范功能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52.市司法局(1)建成司法行政信息化硬件基础平台,行政审批与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一网通办”。(2)整合力量编织“一张调解大网”,依法源头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全面加强。(3)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

53.市财政局(1)较好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2)争取一揽子政策补助和债券资金亿元,比年增长6.6%。(3)重点支持疫情防控、“三保”支出,为打赢三大攻坚战保驾护航,民生支出占比达75.5%以上。

54.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大力推进“无申享”服务,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养老保险待遇“静默认证”系统已于年10月底上线运行。(2)以根治欠薪为引领,着力打造有余度的劳动关系,建成了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和维权指挥中心系统,农民工工资支付实现全流程闭环监管。

55.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完成营造林16.9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幅0.16%。(2)实有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3.81万公顷,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3平方公里。(3)完成中心城区62条城市道路、3座天桥红线图、医院东津院区一期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工程方案审查、工程红线等手续。

56.市生态环境局(1)扎实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项,已完成项,剩余14项正在积极整改,均达到时序要求,交办我市信访件件,已办结件。(2)统筹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强力开展滚河、蛮河、小清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滚河、蛮河、小清河年度实现了水质达标。

57.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个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投入资金万元。(2)64条中心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已全部完工。(3)新建改造口袋公园16个。

58.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1)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成市区公厕79座。(2)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建立完善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3)持续开展“拆违风暴”,全年共拆除违建总面积33.25万平方米。

59.市交通运输局(1)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枣潜高速襄阳南段、老谷高速已建成通车,绕城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汉江特大桥主桥已贯通,保神高速全线贯通,襄南高速已开工建设。(2)完成公交都市创建,开通中心城区到襄阳东站公交快线4条,优化调整线路30条,市区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到80.5%。

60.市水利和湖泊局(1)全市.9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实现国家现行标准全覆盖。(2)汉江襄阳段依法许可15个采区、办理24个采砂许可证,开展联合执法次,实行驻点包片巡查暗访,切实维护河道采砂秩序。(3)推进小清河防洪治理项目左、右岸主体工程验收和遗留问题整改,2家经营类事业单位已经市委编委批复同意撤销。

61.市农业农村局(1)强化高产示范创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全市粮食总产预计.67万吨。(2)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完成稻虾共作基地30万亩,新建改建茶园5万亩。(3)开展登记赋码和经济合作社2个,50个家庭农场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新认定“六有”家庭农场个,扩大农村综合服务互助合作试点33个。

62.市商务局(1)在全市范围内完成68座加油站、个地下油罐防渗改造。

(2)综保区申报已获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同意,有望获批。

(3)实现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外综服中心全覆盖。

63.市文化和旅游局

(1)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惠民活动,完成送戏下乡场,送体育下乡5场,送图书下乡9场,优秀剧节目展演12场,戏曲进校园场。

(2)深入推进景区创建,白水寺被评为4A景区,襄阳古城通过4A景区创建景观质量评审环节,南漳县获荆楚文旅名县创建资格;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28个,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场。

64.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1)推进健康襄阳建设,我市顺利通过第二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省级复查;建立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稳步推进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全市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

(2)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枣阳市医院综合改革受到国务院表彰;全市组建医联体38个,县域就诊率达96.36%。

(3)全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等3家医院分院区建设、市疾控中心迁建及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推荐内分泌科等7个专业共5家医院22个专科参加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评审。

65.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1)深化“三安”行动,培训退役士兵1人,帮扶就业人;走访功臣模范、特困退役军人余人,解决困难余件;全年累计服务退役军人6万余人。

(2)紧盯双拥模范城创建目标发力,襄阳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谷城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县,老河口市被命名为湖北省双拥模范城。

66.市应急管理局

(1)初步建立“防抗救”一体应急指挥机制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2)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3)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67.市审计局

(1)实施“审计质量”攻坚,完善质量管控制度和办法8项,2个项目入围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选,67个审计项目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

(2)实施“科技强审”攻坚,运用大数据技术,完成个预算单审计,核实0多个审计疑点,实现本级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5个大数据审计案例在省厅获奖。

(3)实施“党建领审”攻坚,提升完善“一切工作到支部”,发挥支部的政治功能和党员带头作用,扶贫审计、投资审计等4项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

68.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指导出资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3.28万元、减免投资收益.56万元,提供过桥资金0万元。

(2)指导3家出资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3)督导88家驻襄国企将5.85万名退休人员、4.2万份档案移交地方管理。

69.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1)襄阳自贸片区“证照分离”和全程电子化审批实现全覆盖。

(2)企业登记智能审批平台搭建完成,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

70.市统计局

(1)深入推进核算GDP改革,全面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各县(市、区)生产总值总量和速度与全市基本衔接。

(2)大力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源头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工作经验在全省统计工作会上作典型交流。

(3)家属区电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居民生活进一步便利。

71.市医疗保障局

(1)完成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实现了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经办服务、基金管理“五统一”,实现参保居民同城同待。

(2)打击欺诈骗保,建立诚信“黑名单”,全年检查医疗机构家,处理违规违法家。

72.市民防办公室

(1)人防工程面积市本级人均占有率实现历史突破,全年市城区审批人防工程建设项目33处,配建人防工程26.4万平方米;竣工验收备案人防工程项目13个,面积18.44万平方米。(2)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取得新成绩,42所航天化工动力产业园、高德红外二期工程两处产业园区已开工建设;为航宇航空工业园争取土地增值收益奖励金3.09亿元,3纺织印染工业园印染车间已开工在建。

73.市政府研究室(1)以学深悟透、多出精品、当好参谋为目标,不断提升文稿质效,起草审改市政府领导讲话、调研报告、重要汇报等各类文稿余篇。(2)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压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金融助力复工复产等问题开展调研并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8篇,为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研究和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谋提供了依据。

74.市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1)剩余贫困人口户6人于年11月份通过脱贫验收,全市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7.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高质量完成贫困人口“回头看”排查和整改任务,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成绩全面提档进位,在年度至年上半年全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我市获全省第3名,保康县在37个贫困县中获第2名,枣阳市在56个非贫困县中获第1名。

75.市地方金融工作局(1)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全市存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13.7%,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2)打击非法集资,审结非法集资陈案18件,超额完成省定目标。(3)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新增A股主板上市公司1家,交易所审核通过2家。

76.市行政审批局(1)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一张网”注册用户.89万,统一受理平台受理374件,13个“一事联办”事项上线。(2)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财政投融资工程建设项目(房屋建筑类)审批时间压缩至56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45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类项目压缩至24个工作日,远低于省定标准。(3)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收到评价54万余条,满意率99.9%。

77.市招商局(1)开辟招商引资新渠道,出台了《招商引资政策选编》等2个政策汇编,帮助企业“顶格”享受优惠政策。(2)开发招商引资小程序,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网络精准招商,将政策和生产要素搬上“云端”,有效缩短项目对接落地周期,打造了永不落幕的招商平台。(3)完善项目管理新平台,录入项目信息0余条,实现了项目从在谈、签约、开工、投产全流程管理,有效推进了项目进展。

78.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1)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4家撤销方案与1家改企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并下达批复,后续工作正按批复方案有序推进。(2)我市公车管理实现了“全市一张网”目标。(3)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实行“挂牌服务”“限时承诺”,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79.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年10月30日24时,政府集中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行。(2)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不见面开标”,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异室评标工作,提高了评审公正性。

80.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1)撰写上报产业研究报告12期。(2)新绘制2.0版本《襄阳市产业链地图》13张。(3)完善建立各产业信息库、专家库等16个。

81.市住房公积金中心(1)枣阳、老河口两地中心已纳入市中心进行“四统一”管理,完成了机构上划工作。(2)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已完成,12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开通10项。

82.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1)初步形成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检验检测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了申报材料。

(2)推进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补齐我市在新能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检验检测服务短板。

83.隆中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1)攻坚清单全面完成,攻坚任务全部落地,游客满意率达98.5%,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投诉回复率达%。

(2)“攻坚年”调研成果显著,《关于襄阳长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获得全市“攻坚年”大调研活动一等奖,《高层引领对标对表合力攻坚》等多篇调研文章在风景名胜行业权威杂志《中国风景名胜》上刊发。

84.汉江国投

(1)建设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新增中心城区公共停车泊位3个。

(2)担保业务通过省再担保“”体系,纳入到全省“亿元的担保再担保专项资金”。

(3)中央厨房检测中心、ERP生产管理和安防监控系统建成运营,可为全市提供安全放心送餐服务。

85.市供销合作社

(1)积极处置破产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原棉花中心站职工侵占住房问题已达成化解意见,工伤职工伤残抚恤金补偿已到位,3位已领取。

(2)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襄阳国际旅游茶城项目证照办理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待进场开工,新合作食品城仓储物流项目环评证照办理、平整土地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拟引进中国电商云仓公司来襄投资。

86.市税务局

(1)持续落实减税降费,年全市完成减税降费57.8亿元,落实年新出台的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减税7.94亿元,全力支持企业稳岗复产。

(2)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简化流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办结期限由法定20天分别缩短至8天和4天内,年全市共注销10户,即办注销户,占比达到95%。

(3)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年“非接触式”办税共万笔,办税比例平均值达90%以上,位居全省市州局第一。

87.国家统计局襄阳调查队

高质量完成襄阳市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根据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方案,襄阳市组建普查机构对国家级贫困县——保康县进行脱贫攻坚普查,全市共选调名普查员、18名普查指导员和18名审核验收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和高温酷暑等不利影响,先后开展前期准备、清查摸底、现场登记、数据审核验收和事后质量抽查等5个阶段工作,对保康县11个乡镇,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现场登记填报,完成了襄阳市脱贫攻坚普查目标任务。

88.市邮政管理局

(1)稳步实施放心消费工程,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全年办理投诉、咨询件,办结率和回访率%,政府公共服务热线随机回访满意率95.52%。

(2)加快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大力引导寄递企业促进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和可循环,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9%,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88%,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9%。

89.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襄阳市管理处

(1)认真履行无线电干扰排查职责,查处“黑广播”案件5起,排查协调各类干扰24起,维护了辖区通信畅通。

(2)扎实开展考试安全保障工作,完成保障21次,甄别可疑信号近个,压制作弊信号14个,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90.市气象局

(1)提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全年24小时三级应急值守,发布预警期,重大气象服务专报10期,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保障,发布环保会商专题气象服务期、重污染天气应急情况报告期,着力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机制,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3)加强气象助力脱贫攻坚,组建省市县专家联盟服务指导“一县一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制作专题服务84期,农用预报期,适时人工增雨抗旱、改善空气质量作业85站次。

襄阳市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2月

1
查看完整版本: 各地各单位攻坚清单汉江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