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自从南昌起义就一直跟随我党,从小就以“中华崛起”为己任,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
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为了中国的发展,日夜操劳,但是他毫无怨言。经过多年的战争,中国虽说已经建立了人民的政权,虽说是个大国,但是总体工业水平薄弱,距离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尤其是台湾问题,周总理一直挂念着祖国的统一大业,经常阅读有关海峡两岸局势的刊物。由于积劳成疾,周总理的身体每况愈下。
尽管病情恶化,但是他依然不顾虚弱的身体,坚持批阅文件。当他看到一篇名为《访蒋经国旧部蔡省三》一文章时,周总理立即进行了批示,并叫罗青长和他的秘书对蔡省三的材料进行分析,并用颤颤巍巍的手写下了四个“托”字。
年的冬天,周总理即将走完人生中的最后一程,此时的周总理甚至连进食都无法独自完成,医生们流着泪水为周总理进行治疗,没人愿意承认周总理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临终前仍然挂念台湾
年12月20日清晨,周总理轻微的声音引起了护士的注意,此时的周总理已经非常虚弱,似乎轻微的呼唤声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总理,您有什么吩咐?”护士急忙跑过来,低下身来,努力聆听周总理轻微的声音。看到周总理的状态,负责照顾他的护士每天都红着眼,无比珍惜周总理的最后时光。
“请让罗部长来一下。”周总理十分吃力地从嘴里挤出了这几个字,护士见状急忙问到:“是罗青长同志吗?”周总理点点头,护士急忙打电话给在中南海西花厅的邓颖超。
医院规定,以当时周总理的病情,不允许别人随意探望,这样会影响周总理的休息。所以邓颖超一直在中南海焦急地等待着自己丈夫的消息。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邓颖超条件反射般地冲向电话,果然,医院里关于周总理的消息。
“周总理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现在已经恢复意识。他点名要见罗青长罗部长。”邓颖超与周总理相处多年,深知他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和罗青长交代。于是邓颖超不顾自己对丈夫的挂念,马上打电话给罗青长,医院。
当时的罗青长主要负责对台事宜,同时是中央调查部的部长。周总理在临终前召见他,可见他对台湾问题的重视程度。
罗青长得知情况后,医院,当他看见周总理的样子时,彻底被惊呆了。周总理的身体十分瘦弱,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
罗青长与周总理在战争年代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总理不光是他的上级,更是他的知己。见到周总理这副模样,罗青长不禁潸然泪下。
见罗青长来了,周总理都没有力气和他握手,罗青长将耳朵贴近了周总理的嘴边,说了几句身体便开始感到不适。
“青长啊,我有点累了,我需要休息一下。”说完这句话,周总理就晕倒了过去,罗青长只好在病房外等候,没想到一直到了下午周总理都没有再次醒来。
于是,罗青长只好医院。多年以后,罗青长才公开了当年周总理在他耳边说话。
“周总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也不是自己的家人和后事。他想到的是千里之外的台湾,除了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