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铛!铛!铛!井尾开杉行,围头车船帆。湖厝钩筒网,岑下芹菜葱。古垵骡驼桶,晋井嘉礼笼。溜澳染布房,石圳大石帮。丙洲出盐工,埕边打石子。南埕晒盐鄙,山柄烧壳灰……
”▲金井镇区这首童谣充分反映清末民初金井地区传统特色文化及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场景。百年老金井曾是何等的繁华?跟随小编的脚步带你找回记忆中的TA......
LAOJIE
金/井/印/象
金井是一个文化古镇,也是商业古镇。金井街,又称为井尾街,亦称旧街,也称井尾旧街。‘金井’一词来源于‘金井甘泉’古井,故老相传此井为南宋幼帝南逃时所赐,古井尚存于旧街北端。
▲金井甘泉
▲金井甘泉
《岱山郭氏家谱》、《寮江谢氏族谱》于清康熙年间均有‘金井’记录,而金井地区另有族谱记载:明朝嘉靖年间配妻金井吴氏。
▲族谱记载
‘井尾’一词最早出现在《井尾吴姓族谱》:吴氏先祖于明洪武十八年()春月押盐运使赴任至浔美丙州盐场(十四都)观地脉形势,故而择居之,俗称井尾乡。
▲年井尾盐附场地图
由此,可以印证此古井先于彼村落。《岱山郭氏家谱》则载:‘永乐三年()四月初三,有进贡夷船在井尾港坏’。《寮江谢氏族谱》清乾隆年间也有‘井尾’记录。而南埕村尚有一块民国癸丑年()石刻路碑,刻有“井尾大路”四个大字。
▲年所立《井尾大路》石碑
井尾旧街自元、明、清、民国历代均属泉州府南门外晋江县十四都。抗日战争前的金井镇区街肆只有两条,呈东西相向平行。东面一条名曰旧街(现称为圣母路)。西面一条靠北端为宝藏巷,靠南段名曰新街仔。
▲年金井街地图
两条街均为南北走向,建有联排东西对望中西式水泥杉木并配五脚架‘骑楼’。一楼为店铺,二楼以上为住宅或仓储。街道宽3米,长约米,路面石条铺就。
▲金井旧街
旧街原有石条板历尽风雨沧桑,路面极其光滑,行人时有摔伤。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妈祖宫捐修旧街水泥路面,故立碑为圣母路。
据耄耋回忆,井尾旧街原有历代碑刻六方,立于妈祖宫周边,后于特定年代毁损,所幸现尚珍存两方,但街市形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据《岱山郭氏家谱》所载:其族人郭元壁于清康熙年间‘时有地方官设立营盘于金井,欲防海寇,公恐附近居民及往来经商并受糟蹋有甚于寇,乃竭己力而迁其营,一面求金厦提督办文请免以销其案,至今远近得以绥安无征商之苦’。
可见清初金井已是颇具规模的集市。然而街肆兴微更迭,或因兵燹、械斗、火患、水灾、瘟疫、风沙暴等人为及自然环境导致。
清初时,井尾旧街四周有南埕、埕边、蔡埭、井尾、后市、新市、银厝、西洲、前垵、下丙等乡里环绕并且均处于海滩之滨。▲年埕边、蔡埭、银厝盐团地图
据台湾《晋江西洲周氏族谱》所载:西洲乡(现金井镇标往东、今为新市村地界)其山明水秀,地形风水极佳,全乡居民皆务农,民情淳厚。
▲金井西洲乡故址
在乾隆中叶,有一年全乡遭遇旱灾,遍地农作物欠收,饥寒交迫下,乡民纷纷向外谋生,吾祖适闻台湾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遂与族亲谋议渡台(并于年全部自西洲乘船迁往台湾)。
据浙江《洞头县陈氏家谱》载:列祖于清代由福泉晋江井尾后市乡(医院附近一带)迁来玉环垄头垦荒。银厝乡于清初雍正年间废,位于现银苑新村、职校一带,银厝溪地名尚存。由此可证至清末时,上述十个村落已废后市、银厝、西洲三乡。
▲年后市盐团地图
笔者曾多次探究西洲乡故址,残砖断壁早已被掩盖在6米深的沙丘里。90年代初,毓英中学扩建运动场,挖掘沙丘时,现出井尾乡原有古厝。足见深沪湾的风沙暴之猛烈!金井教会许声炎牧师曾告诉陈清妙女士‘他刚到这个沙漠荒野的金井,那时只有妈祖宫和一间石屋而已’。
▲现金井旧街妈祖宫
许声炎牧师于年著有《闽南金井教堂》,在《回溯当年》章节里有着这样的记述:四十六年()前,金井为无人所居之沙漠荒坵废址,远方无闻,近地亦无人注意者……
通过查证各乡族谱、许声炎牧师亲眼所见所著。从中可判明金井街周边地区在清朝中期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人民群众流离失所、迁徙他乡、田园废坠。
清末井尾街重兴之时是在清光绪十六年()。据《许声炎牧师年谱》载:清光绪十六年(),启佑公代安海教会主持丙洲宣道所迁设井尾乡,任传道代募建礼拜堂费,在街外沙堆边独立建堂。各乡倡建井尾街丙洲诸会友拟凑百元建一店作会所。
▲年金井教堂
《许声炎家庭六代信道史、丁》摘录:时年教会有近乡倡议在金井建一小市集。诸贫穷会友,不谋于安海母会,自为力捐百金,拟筑小店附于金井街,作为崇事上帝之会堂。
▲清朝咸丰二年()金井街地契
旧街东宫古地(妈祖宫)存有一方碑记,碑记云:“盖闻官有正条,民有私约。金井为经商之区,远近行旅往来其间。前光绪年间重兴之时,附近绅耆出为束约立界,凡各乡有大小交涉之事,不得侵犯金井之界获人,违者公诛议罚。迄今年湮,约界无存,兹特再闻众立碑勒石,以垂不朽云尔。中华民国七年戊午瓜秋金井街诸董事重立。”
▲年公约碑
这方碑记明确反映金井历来为经商之区,五湖四海客商均往来其间。清光绪年间井尾街街市有重建、那时已有立碑束约、不可到街市闹事。至民国初年,原碑刻遗失,故重立。
《许声炎牧师年谱》与《公约》石碑内容不谋而合。经走访街中耄耋得知旧街现存早期建筑为清末至民国三十七年()所建。
正当欣喜井尾街得以重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清光绪廿二年()瘟疫传染到金井地区。一时间,谈疫色变,人心惶惶。上午扛别人去埋,下午让别人扛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闽南圣会报》刊登的《许声炎牧师事略》一文里,就可知道这场疫情给金井地区造成莫大灾难。上刊‘十年大疫,教会十年中死于疫症之会友,多至二百五十人’。《许声炎牧师行传章目诗》之《十年大疫》(年至年):光绪廿二晋南各县,十载大疫死亡过半,十室九空生活瘫痪,病无药医人死家散,金井教会人少贫弱,那堪如此长期惨局,许牧夫妇牺牲精神,大勇大爱基督化身。《许声炎牧师年谱》载:金井教会疫死三百余,全家十三家,长执疫死十五位。
▲民国时期金井地区瘟疫流行图
疫毕,封建械斗四起,尤如小型世界大战一般。田园荒废,民不聊生。
再兴!许声炎牧师于年创办毓英学堂。《许声炎牧师行传章目诗》之创立《毓英学校》:科举末期学校代兴,毓英义塾桐城先声;基督精神五经四书,写信算盘大走其时;三度菲岛侨胞赞成,规模日辟远近闻名;毓英校友南国向荣,教会社会赞誉交称。
▲年毓英学校毕业证书
因为毓英,使金井成为闽南有名胜地。每年入毓英读书的金井村和金井街的学生,不会超过廿人;但当毓英全盛时期,终日絃歌不缀的学子,多达数百。许声炎牧师所著《闽南金井教堂》之《金井现象》在年是这样描述金井的:列位此次到过金井,眼看金井为一市场,成一商镇,位在晋江南都商业要津,作*、*、*、集中地点汽四达,轮航利便。且有造成华侨巨子商业要人*学优秀人才之毓英学校……
旧街东宫古地(妈祖宫)还存有另一方碑刻:民国三年()《重修金井宫天上圣母》碑记,该碑记刻有本街、金井、南岗、南埕、钞岱、茂下、丙洲、下丙、溜江、周坑、岱边(埭边)、新市、曾坑、坑园、下寮、后安、石亭(湖仔厝)、东石、锦亭、山尾、布泽(埔宅)、科任、洋下、埕边、塘东、山柄、福全、前安、磁头(围头)、索上(雪上)、湖仔、惠安等地近家店铺与私人乐捐银元千余元。
▲民国三年()重修妈祖宫碑刻
此碑记本街商号参与捐资者就有23家之多:王宗库捐银柒拾元、郭坦膜捐银伍拾伍元、新泉隆捐银肆拾元、万安堂捐银贰拾元、泉和号捐银贰拾元、滋性号捐银贰拾元、全成号捐银拾伍元、生活捐银拾伍元、瀛茂号捐银拾伍元、永通美捐银拾伍元、联兴号捐银拾伍元、瑞珍号捐银拾伍元、复兴号捐银拾元、万泰号捐银捌元、裕兴号捐银捌元、和盛号捐银捌元、泉德号捐银柒元、泉成号捐银伍元、合利号捐银伍元、益兴号捐银伍元、长兴号捐银伍元、和泰号捐银肆元、源兴号捐银肆元。
▲清朝光绪年间井尾街商户账本
▲年井尾街商铺账本记载和兴尚包
由此可见民国初年时的年,井尾街肆商贾云集、人烟浩穰,地方经济实力雄厚。
街市商贾之地,最惧贼匪!对于安全的需求,除了巡更放哨,亦可修筑防御性设施,隘门即是其一。“隘门”的解释是:“旧时群众为了防贼防乱在村子或巷口设置的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闽南传统建筑居多。
▲宝藏巷宝藏商行之隘门
清道光版《晋江县志》之十关隘志载:王公设险,大为城池,小为关隘。城池以固于内,关隘以备于外。得其道而守之,以保城池,而庇民人,安邦国,皆系呼此。相其宜,度其势,而扼其吭,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者在乎此矣。
在井尾街,历史上曾经有五处隘门。一处在现今旧街“金井甘泉”附近,一处在旧街“连来司首饰店”附近,一处在旧街菜市场“九间口”(早年菜市场为水池,池边店铺有九间,故名九间,民国金井镇镇公所所在地),一处在九间背面小巷(民国时称新街仔),一处在宝藏巷(为民国时宝藏商行所筑、现尚存)。
▲宝藏商行
这五个井尾街的隘门,有着砖砌或钢筋水泥的门柱,入夜或遇匪情时即以杉板关闭。如今,只剩宝藏巷的宝藏隘门尚存遗址。
对于井尾旧街,旅菲王金炳先生生前在其所著《客旅行》之《恩雨绵绵》篇章里有着这样的回忆。
(节录并略删)
▲民国年间金井街双塔牌烟叶广告单
不同时期的人对于金井有着不同的记忆,而相同之处则是他们对于金井的爱与恋!许国川老师所著《盱江随笔》之《亟待重光的金井旧街》描述的则是解放后的街景。
(节录并略删)
自幼在井尾旧街生活的谢必明先生出于对金井的热爱之情,为我们忆起那段流金的岁月。时三十年代,街肆门庭若市为八方商贾云集之地。对于每家店铺的经营项目、经营者的情况均能娓娓道来。勾勒出民国时期金井旧街民居稠密、商铺聚集、声名远播的空前盛况。中西药馆、书店、布店、竹器、杂货、钟表、日用品、干粿、米店、菜馆、糖品、海产、绸布、五谷、杉木、金纸、水果、文具、粮杂、染坊、油车间等产业林立,计有家店铺(名单附后,这是井尾街街肆的珍贵史料)。
▲医院广告单
▲年金井旧街月华照相馆广告单
▲年金井旧街宝藏兄弟公司广告单
▲年金井镇池墘街中医馆广告单
▲年金井旧街古井附近蜂蜜广告单
▲年井尾旧街金铺单据
▲年金井旧街医生广告单
▲民国年间金井街侨批封
▲年金井旧街义成书社广告单
▲民国年间金井旧街艺声照相馆印章
▲医院
时至今日,井尾旧街20多年前的印迹仍在笔者脑海里浮现。自小常随父母到旧街妈祖娘宫拜拜求平安,彼时的妈祖宫地板铺尺二红砖,每当庙会时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这也是一条求学的必经之路,所以那时的旧街有着多家售卖玩具、零食的小店。到金井甘泉挑水者,有居家妇女,也有专门挑水卖的,水桶里放置着十字形木板,防止水波动溢出。
▲金井旧街金井甘泉
90年代的某天傍晚,听说旧街着大火。我紧随父亲放下碗筷火速赶往旧街,眼前尽是火海,大有火烧连营之势(旧街都是联间),父亲马上呼喊救援人员拆掉最边的房,断火路。事后证明,这一句“断火路”是完全正确的,避免街坊更大的损失。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井尾旧街以其古朴的原生态吸引了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年有剧组到旧街拍摄电影《苦藏的恋情》,印象中一位卖牛肉羹摊的阿婆,还饰演了群众演员。年电影《阿秀的消息》在此拍摄。年台湾的电视台也慕名而来,对于旧街古井做了专题报道。年,海峡都市报,晋江电视台均做了专题报道。
▲年金井旧街一角
殷盛的商业发达,造就了井尾旧街的繁华,是金井人的骄傲。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昔日人声鼎沸的旧街喧嚣已不再,令人扼腕叹息与怀念!历史已将旧时古街人文风情记忆。
又一个百年过去了。甘泉古井还是那样的清洌,旧街妈祖宫依旧香火萦绕,教会礼拜堂洪钟仍然响彻天空。漫步于井尾旧街,耳边仿佛响起那街肆的市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沧海桑田
蓦然回首
最为眷恋的还是那井尾旧街!
文字、图片:谢清源
编辑、美工:李琪琪
-END-
金井毓英中心小学聚情融情毓志成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