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语文老师跟我说,暑假准备了好几本书,不知道怎样阅读才会有效果。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准备了好几本书,说明这是一位热爱阅读,积极追求自身专业和精神成长的好老师。有这样的态度和行动,就值得给自己点赞了。
当一个人不带任何具体的目标而阅读时,从不会担心先读什么后读什么,只要手边随时能够拿到一本书就行了。这样的阅读,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但是,更多的人希望通过阅读精心选择的书籍,以达到充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帮助自己更自如地应对工作挑战。这就难免会出现如何规划和实施阅读的难题。
解决阅读难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对策略。不过,总还是有些方向性的建议可以拿来参考。
01关于读什么
首先,必须要清楚为什么而读。的确会出现一种令人纠结的状况,觉得自己各个方面都有待加强,与工作有关的各方面书籍都需要读一读。俗话说,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需求越多,越应该好好进行梳理和规划。不妨把自己认为需要充电的各个方面列一个清单出来,比如教育理解类、学科理论类、学科实践类、课堂技能类、儿童读物类……然后按照需求的迫切性排序,再根据时间、能力等因素做出选择。我是语文老师,更多的会从一个语文老师的视角来思考读什么。●如果是对语文“为何”还处在懵懵懂懂状态的菜鸟教师,当然要读一读最基础的语文学科理论方面的书籍,比如有关课程标准和课程建设的书——网上有很多选择,比如语文老师一般都要读的《语文课程论基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什么是我们的母语》等。●如果是对语文怎么教缺乏清晰认识和思路的老师,先得问问自己有没有读过有关教学设计理论方面的书籍,比如《教学设计原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学》等,然后是选择一线教师(大多是特级名师)的教学类专著读一读,还有那些质量上乘的小学语文专业期刊(《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等等)以及综合类期刊。●如果是比较成熟的语文教师,希望在自己的教室课程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和创造,那就读一读一线教师课程探索方面的专著。进行课程开发和创造,需要教师有宽广的阅读面,有敏锐的课程创造意识,在阅读一线教师课程探索方面专著的同时,要保证进行大量阅读和多维度阅读的自觉。●如果是感觉在教育教学上进入了瓶颈期的教师,不妨再读一读《教学勇气》《教师花传书》这类的书籍。一些特级名师的经验之谈也可以读一读,毕竟特级名师也是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如果希望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更坚实的保障,这方面的书籍也有很多选择,比如《文学文本解读学》《名作细读》等。●语文教师,首先是教师,是教育者,应该为促进儿童成长为己任,像《什么是教育》《童年论》《教学与行为干预》,还有马修斯的“儿童哲学三部曲”这类的书,是一定要读一读的。对了,要求学生读的书,老师应该都读一读。可能有语文老师读到这儿,希望我能提供一份书单。可是我总觉得自己读的书不多,是没有资格提供什么书单的——这篇文章分享的,不过是一点浅陋之见而已。如果说有什么真正值得借鉴的经验,那就是我在做某个主题或话题的课程之前,一定会搜集很多有关的书读一读。比如做神话主题课程,我买了《英雄的旅程》《神话的力量》《中国古代神话》《太阳之歌》等等来读。02关于怎么读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不仅是方法上的建议,也是责任上的要求。读书,无论是理论书籍还是其他,读的最终是思想和思维,不能停留在知识的累积上。简单说来,真正读有所得指向运用的读法,大概可以概括为四条:读理论要联结实践来领会;读实践要联结实践;读实践要提升至理论;读过之后要写起来。先说第一条。很多老师觉得,理论书籍最难读,尤其是那些运用了各种概念和术语的理论书籍。事实的确是这样,因为读这类书籍,如果缺乏匹配的知识结构,啃起来会很吃力。但总不能先得将有关的知识结构补全了才开始阅读吧。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努力联结自己熟悉的现象和实践来理解。语文教育理论书籍的理解,在阅读时,要激活自己经历过的课程和课堂实践案例。比如阅读《文学文本解读学》,读其中的理论性较强的阐述时,我就会联结自己做具体的文本解读时的经历和案例。再说第二条。小学语文老师读得更多的是学科实践类的书籍。但是,有些老师读了很多很不错的实践类书籍,却无法从中汲取营养促进自己实践能力的提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沉浸在别人的精彩里,没有联结自己的实践进行比较,更谈不上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兵棋推演”了。儿童提升阅读力,联结策略的自觉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语文教师自己不会运用联结策略,当然也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了。这样的联结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比如读到分享不同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时,作者举的例子是自己不太熟悉的,那么就联结一个自己熟悉的单元来理解;如果是自己熟悉的,就联结自己当时是怎样理解和处理那个单元的。第三条很多老师用得更少。就好像我们自己进行教学设计时,每一个任务和活动背后都有自己清楚的意图一样,阅读语文教学实践类书籍或文章,也要常常停下来思考作者呈现的案例背后的意图,用理论来理解、评价。这样做,就能避免生搬硬套的尴尬。不动笔墨不读书,不仅仅是要摘录、批注,还要写篇幅完整的心得,还要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教学叙事、案例。动笔书写的过程,是进一步厘清理解和想法的过程。一个语文老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智慧要实现质的提升,总是离不开写的行动的。当然,在读书上体现的一个职业病,也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我几乎每读一本书,甚至读悬疑小说,也会联系到教育上来。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目前我还不能做出判断来。暑期有大把的读书时间,好好规划,静下心来阅读,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END—
来源
我在小学教语文
编辑芋圆审核
卓雅●绘本那么多,为什么唯独这本曾入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汤:我的四个童话写作秘诀●访谈
家长这样选书,真的可以“避雷”吗?
《海峡都市报》vs张祖庆(完整版)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