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晋江康语的巴掌声余音未了;
两年后,泉州康语的巴掌声响彻云霄。
正所谓——
波澜开阖,如在江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文
吾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星语社区立场)
力匕
旧事·新闻
关于巴掌
阝勹
两年前,笔者曾就晋江康语的“巴掌声”,写过《自闭症康复机构,咋成了“三不管”?》一文;谁曾想,今次还要就泉州康语的“巴掌声”再写一文。虽身为媒体一卒,但因地域限制无法直接采访上述事件。不过,依据媒体公开的报道,我们可以回溯上述两起事件——据《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年7月3日报道:6月25日,老师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时,因5岁的自闭症男童华华(化名)不听话,老师竟接连扇了他5个耳光,导致他流鼻血,之后还有呕吐症状。事发后,家长与涉事的康语儿童智能康复中心进行协商多日,仍未达成和解。康语儿童智能康复中心晋江校区负责人表示,事发后,他们已开除涉事老师,医院进行检查。海都记者走访晋江多个部门,仍未能明确自闭症康复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后面的事情:家长(和解)声明、老师鞠躬道歉……对此,老康语家长们记忆犹新,至今耿耿于怀。岂料,两年之后,“康语老师掌掴孩子”事件再度发生。据《新京报》年11月27日报道,并经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11月27日,福建康语教育泉州校区回应特教老师连续扇学生巴掌事件,涉事老师已被开除。24日,特教老师*某淼在教学中违规操作,在“一对一”教室内连扇一名学生四记巴掌。康语教育发布公告称,泉州校区启智认知老师*某淼丢失了作为特教老师应具备的执业操守,根据机构相关规定,对*某淼给予直接开除处理,对该校区校长和教学主管予以记大过处分。事发后,机构已积极沟通学生家长并进行相应补偿,也得到了家长的谅解。两起事件,康语的危机处理做得“好”,无一人因此被追究法律层面的责任(此处应有掌声)。力匕
旧痕·新伤
关于孩子
阝勹
孩子是最受伤害的。无论大人们怎么和解、运作,成年人的世界,孩子们不懂。何况是特殊的孩子。两年前,5岁华华(化名)据报道称是“轻度自闭症”儿童,今次8岁的小小(化名)据笔者了解是“发育迟缓”的孩子。他们都不善言辞,在现阶段尚无法直接明白地告诉父母,那一间小小的个训室里头,自己经历了什么。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那有力的巴掌,一下接着一下,非常有节奏地,打在自己稚嫩的脸上,疼不疼、有多疼,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我们只是看着疼,看着那鼻血流下来。大人们“和解”了,可孩子们到哪说理去——在一些未成年人遭受体罚或霸凌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受伤害的孩子一般要接受心理疗愈,可是,上述两个孩子呢?本就是特殊儿童的他们,该如何排解心中的怒、抚平心中的伤,还是等着大人们气顺了、机构事平了,继续被推进那间响过巴掌声的“小黑屋”?说到这里,一位家长写的“小品”很有意思——老师对“小小”说,“你能原谅我们吗?”“仔细看老师的嘴型”“yuan原…liang谅…”小小跟着说“原……谅……”老师:“很好,小小你真棒,奖励棒棒糖”小小:“呜……”力匕
旧恨·新仇
关于家长
阝勹
特教领域,雨雪风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家长与机构老师,本是一条战壕上并肩的战友,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相互成长,让我们的孩子走出无言的世界,趟过那混沌的心海。
可是,“康语老师掌掴孩子”新闻的一再曝出,让机构、老师与家长之间芥蒂重生(当然,绝大多数机构及老师是好的,与家长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康语也有好老师)。其间,当事家长与康语之间的纠纷是平息了,但其他家长与康语之间的纠葛并未解开。
当年的老家长,一些因打人事件离开了康语。又有一批新家长,进入了康语。康语的生意并未受此影响,相反,如今仍有不少家长趋之若鹜,想早点进康语,据说排队还得排上一阵子,排上了,也不一定能排上“好老师”。
过去几天的各种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