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云南又新添一处
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日前,经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同意将保山市龙陵县松山抗战遗址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这也是松山抗战遗址自年获批省级“海峡两岸交流地”后,再次从省级“升格”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尹磊/摄
此次龙陵松山抗战遗址
从省级“升格”为国家级交流基地
既是对保山近年来
对台交流工作的充分肯定
也是对两岸交流交往
探索合作的有力推动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如何选择?
在国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马晓光表示,新批准的6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综合考虑了当地文化资源特色和对台交流情况,为两岸同胞回顾历史、品味文化、畅叙亲情和追求共同发展机会搭建了平台,充分展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此外,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有利于为两岸同胞回顾历史、畅叙亲情及追求共同发展机会搭建起新平台。
△松山遗址朱昌维/摄
云南有哪些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目前,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已达66家,云南省一共有4处,它们分别是:
龙陵县松山抗战遗址(年)
陆*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年)
腾冲国殇墓园(年)
△松山战壕侯云鹏/摄
松山抗战遗址为何能入选?
亮点一:软硬件配套设施全面优化
截至年底,在遵循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的《松山战役旧址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已完成项目投资3.2亿元,对龙陵松山抗战遗址进行了修缮。
目前,松山遗址核心区标识系统、中国远征*雕塑群、松山战役纪念碑、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期)等一批精品工程已建设完工。
松山战役纪念馆、滇缅公路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松山体育产业园、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二期)、松山子高地遗址遗迹清理保护等工程正在推进。
亮点二:影视作品持续问世有力提升知名度
“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是两岸同胞荣辱与共的纽带。”
近年来,《滇西》《中国远征*》《血战松山》《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大批以松山战役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以及《松山大战》《剑扫烽烟》《滇西抗日战争史集》等专著陆续问世,有力的提升了龙陵松山在海峡两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年来,台胞赴龙陵参观考察、观光旅游的累计人数多人次。
目前,松山抗战遗址已成为两岸同胞追忆抗战历史、体验抗战文化的一个重要“磁点”。
亮点三:交流交往筑牢了两岸同胞的亲情纽带
自以来,由国台办新闻局、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主办的“追忆中国远征*”、由中央*府驻香港联络办台务部、省台办组织的“两岸三地媒体参访团”等,以抗战文化为主题的10多场重大交流活动先后在龙陵松山举办。
亮点四:开展关爱抗战老兵工作弘扬抗战精神
近年来,龙陵县积极为抗战老兵捐款捐物,着力解决抗战老兵的“老有所医”等难题。而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改善了抗战老兵的生活质量,并留下很多珍贵的影视资料。
名片
保山市龙陵县松山抗战遗址
松山战役遗址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松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由大小二十余个峰峦构成,海拔米的主峰顶上,北、东、南三面可俯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
怒江东岸的高山峭壁与西岸的松山对峙,形成惊涛拍岸、飞峰插云的怒江天堑。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
二战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战役——松山战役就在这里进行。
现在的松山战役遗址,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两侧的松山山顶一带,范围约四平方公里。在大小松山、*土坡等大小七个高地上,地堡、战壕、弹坑等随地可见。
作为主战场的松山战役旧址,战后留下了诸多战争遗迹,日*当年修筑的各种地堡、掩体、交通壕、炸弹落坑、防空洞、地道、战壕等遍山皆是;
日*练兵场、简易车道、蓄水池、医院、慰安所、粮食弹药仓库等遗迹依然存在,松山主峰日*防御工事保存完整。中国远征*炮击、轰炸松山主峰的弹坑以及为炸毁松山主堡挖掘的地道和3吨TNT炸药炸毁敌堡留下的落坑仍然清晰可见。
另外,还有攻打松山的第八*一百零三师阵亡将士公墓墓地、墓碑等屹立于松山主峰,是滇西抗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大型战役遗址。
经普查,现有遗址69个、遗迹个(其中日*个,中国远征*个);保存完好的战壕约米(其中日*战壕约米,中国远征*战壕约米)。
如今的松山抗战遗址
就像松山的焦土上
重新挺立起茂密的青松一样
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松山见证树侯云鹏/摄
云报客户端综合自:保山日报、龙陵县委宣传部